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

六個反思 為自己打分數


4小時的課程  400小時的努力



7月的某天下午,在醫學中心上班的學姐傳來訊息~
「親愛的,你要來幫我上師資培訓教學課程嗎?一個早上4個小時,課程你設計」。
()這我會嗎?」。
「會吧,我第一個就想到你咩,授課技巧、如何成為優秀的臨床輔導員」。
「喔,好啊」。
以上對話說明兩件事,一是有一種好叫做「學姊開口了一定要說好」,二是有一種膽叫做「憨膽」。我居然有這種憨膽,對學姊提出的課程邀約說「好」,現在想想,那不是憨膽,那是一種搞不清楚狀況跟不秤自己斤兩的傻勁。100人以上的演講講了超過50場,1小時以上的演講超過百場,但是1個人要撐4小時的課程,不要說講,我連想都沒有想過,所以我要好好紀錄一下,因為這是我的處女作,應該也是絕響。

超過24小時沒睡還笑得出來~證明壓力是最好的化妝品^^

上課靠筆記  上台看實力

從收到訊息到正式上課,經歷了整整2個月,這2個月我把所有上過課的講義重新看了一遍,筆記翻了一遍,把有錄音的檔案聽過一遍,發想、整理、歸類、銷毀、再發想、再整理、再歸類,再銷毀,便利貼貼到同事看著我辦公室的牆壁問我「這是新的裝置藝術嗎?貼太滿,沒有美感耶」!就這樣整整搞了2個月,唯一沒(ㄅㄨˋ)(ㄍㄢˇ)的事,就是這兩個月裡見過福哥、憲哥、見過楊田林老師、見過河泉老師,甚至不只一次見到專簡的同學,幾次話到嘴邊,還是硬生生地吞回去了,完全不敢問他們怎麼操作比較好,不敢請他們幫我看課程設計,深怕一問他們會發現「天啊~你這麼弱啊」。為了這4個小時的時間,規劃三個主題加一場上台演練,數度以為我會在備課過程中因為壓力過大而暴斃,沒想到上課前一天一夜沒睡竟也精神抖擻。


第一個到會場是對這堂課的尊重


4個小時的課結束,我誠實的給自己一些回饋:

再大牌也要彩排
謹記福哥的教導~再大牌也要彩排。上課當天第一個到會場等工作人員來開門,原本心裡也想說這場地不是第一次來了,應該沒什麼問題,電腦一放才發現「好險有先來」,因為連影片和音樂的音量大小都需要重新設定才行,還麻煩院方的工作人員來來回回測試好幾次,要是我輕忽了,上課的效果一定期差無比,只能說「老師的話一定要聽啊」!!

這麼重要的課,送出好書+好咖啡也是剛好而已




把握每一次上台的機會

有機會上台,要用盡洪荒之力展現最好的自己,因為你不會知道坐在台下的人是誰,你不會知道下台之後可能發生什麼事。那天原本說開場致詞後會離開的主任和副主任,最後全程上完,還堅持送我離開,只為跟我說你好棒;課後來了幾位跟我交流的,是其他院區的護理長,這些前輩不是認識我的主任,就是認識我的督導,還好我的表現沒有太差,應該沒有丟醫院的臉。

簽到睡覺換時數的課,能熱情到霸著講台不下來,一定是因為獎品太吸引人了

「體驗」是最直接的學習 「競爭」是最有效的刺激

講完一個段落,就讓學員試試看,試著發想,試著收斂、試著聚焦,試著優化,這樣不但可以引發學習的動機,也讓學員沒有時間放空划手機。每一次的練習都要搭著競賽一起執行,有比賽就有刺激,有刺激就有成效,這點從主任和副主任為了搶分數,不惜上演霸佔講台的可愛戲碼,就可以看出競爭激發出來的鬥志有多驚人。

能遇到一群熱情積極的夥伴是一件很療癒的事

時間有限 控制場面

因為大家對於每個段落的實際體驗反應太熱烈,導致時間有點趕,後面的課只能盡快結束,這是我的不對,我應該要確實掌握時間,火太旺應該要適度出手滅火,而不是看著火繼續燒。雖然該講的都還是講完了,但是沒有完美落地就是不OK(自掌嘴)


課上再多學再多 沒有機會上台一切都是白搭

謝謝學姊給我上台的機會,透過上台才扎實實的評核了自己的學習成效,4小時的課程初體驗,我不敢問學姊課滿意度的分數,但我給自己70分,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回來之後已經修改的部分內容,雖然這樣的課再上的機會極低,但上課後修改內容就像考試後修改當時寫錯的題目一樣,是反省也是提醒。

謝謝每一次上台的機會



謝謝每一次上台的機會,我不完美,但我努力向前。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