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

教育這件事到底是誰的事

 一場從頭哭到尾的演講

去年我參加了一場從頭哭到尾的演講。
有一家國小邀請曾經在太陽馬戲團參與演出的陳星合老師演講,很幸運的我參加了那場演講,現場除了該校的學生之外,還有其他學校的學生,有國小、有國中,還有其他學校的家長幫孩子請假,帶著孩子來聽演講,這些外校的老師和學生願意犧牲上課時間,甚至請假讓孩子來聽演講,坐在角落的我,冷眼旁觀這一切,雖然忍住眼中的淚水,但壓抑不住心中的感動,因為當時我的孩子才剛從私校轉出來,我對教育很失望,但看到這群熱血的老師,願意為孩子的教育努力,讓孩子看見課本外的世界,我覺得這群老師和邀請陳星河老師來演講的家長,簡直是台灣教育的一道曙光。

演講是以一段表演作為開場,小朋友驚嘆聲不斷,掌聲也沒停過。陳星合老師用小朋友都聽得懂的口吻,跟孩子們分享他從喜歡表演到愛上馬戲團,最後自己如何一步一步努力擠進被譽為「最偉大的表演藝術」的太陽劇團,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孩子「要知道什麼事情是自己真的有興趣,而不是讓社會告訴你要做什麼才有前途」,演講過程中,孩子們的笑聲不斷,我的眼淚也沒有停過,我很感動、很佩服眼前這位始終帶的燦賴笑容的年輕人「為愛執著」的過程,我知道在他談笑風生的背後,必須忍受多少異樣的眼光,忍住多少寂寞和不被看見,我知道現在的雲淡風輕,是多少眼淚和痛苦堆砌而成的,而這一切,不為別的,只為了「選擇我所愛,全力以赴,堅持到底」。這真的是一場超級棒的演講,尤其對懵懵懂懂的孩子來說,再多的天馬行空,不如一個真人實事,訂定虛無飄渺的目標,不如告訴他逐夢必須踏實。

教育,到底是誰的事


演講結束,我內心的感動和激動卻是餘波盪漾。
我不是教育專家,但我是一個孩子的媽媽。我對孩子的期望非常簡單,「品格為王,快樂至上」。我不奢求孩子要成龍成鳳,但他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進了學校才發現,台灣的教育並不能符合我對孩子的期待,台灣的教育看在我眼裡是「分數為王,成績至上」,至於孩子喜歡什麼,想做什麼,如何適性發展、發現天賦,這些都不關學校的事,學校只要孩子「好好讀書、進好學校,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才是符合期待的事」,這些和我背道而馳的理念造成傷害最大的是無辜孩子,孩子左邊聽到我告訴他「just do it , just try」,右邊聽到老師說「不行不行,你這樣不行」,我眼睜睜看著孩子日漸消失的笑容和取而代之負面情緒,每每在孩子睡覺時,我總是望著他稚氣的臉龐落淚,我不知道是我錯了,還是老師錯了,或者是台灣的教育錯了?

聽完星合老師的演講,我覺得我找到一個方向,如果我可以在沉重的課本之外,讓孩子知道除了死讀書,人生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,讓孩子了解夢想不只是書上的文字,而是一足一印的堅定的步伐,那對孩子來說或許會有不一樣的啟發。於是我聯絡了邀請星河老師到校演講的家長,問了相關事宜後,我告訴米樂學校的老師「我想邀陳星河來學校演講」,老師說學校經費有限,我也直接表明「所有費用我自己付,學校負責場地讓孩子聽到演講就好」,老師還請我給他相關資料後呈報校長,得到的答案是「樂見其成,但需在明年4月兒童節系列活動時再一起辦理」。
  
寒假前,我提醒老師「邀請星合老師演講的事若訂出日期後,煩請告訴我」,當時老師跟我說「校方非常用心,還特地去詢問那個學校的校長,不過有些家長向學校反映,孩子聽完演講後,回家告訴父母只要我喜歡的就堅持去做,沒有什麼不可以的,這些話對家長和老師造成一些困擾」。幾天後學校的某處室主任在校園裡攔住我,跟我說「謝謝你對校務和學生活動的熱心參與,我們有跟星合老師聯絡,但時間上無法配合,所以我們暫時不會邀請他來學校演講」。其實這個答案完全在我預料之中,當老師跟我說孩子的話造成家長和老師的困擾時,我已經猜到答案會是這樣了。只是我不解的是,「教育」這件事到底是誰的事?


 「解惑」,誰要做?

 聽了一場演講,孩子回去說「只要我喜歡的就堅持去做,沒有什麼不可以的」,這樣造成家長和老師的困擾。我很納悶,一場演講之後,老師需不需要,會不會再跟孩子討論演講的內容和心得?透過這樣的互動建立孩子更多更好的觀念,給孩子更多更好的啟發?一場演講之後,家長會不會和孩子討論演講的心得?給孩子正向的回饋?讓孩子願意用對的方式面對不一樣的挑戰?或者,聽了一場演講之後,孩子的問題就是講者的問題?孩子有異常就是講者不好?
如果只是因為孩子回去說「只要我喜歡的就堅持去做,沒有什麼不可以的」,這樣造成家長和老師的困擾,就否定了這場演講的意義和價值,那我很想知道,在這些老師和家長心中,學習的意義是什麼?生命的價值又是什麼?如果生命的價值不是透過一連串的學習,來換取豐富和精彩經歷,那麼,老師和家長存在的價值又是什麼?
古人說,師者要「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」,但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傳道和授業的功能幾乎可以被網路取代,如果老師面對學生斷章取義或不成熟的想法,不能適時「解惑」,家長又不能是當引導,那麼「解惑」這件事,誰要做呢?



邀陳星合老師來演講並不難,學校不讓孩子聽,我可以在其他地方讓有緣的孩子一起聽,但我在意的是,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嗎?我們的教育只能這樣嗎?



我會讓我的孩子聽到這場演講,有緣的人一起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